发布日期:2024-12-04 21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91

湖北股票配资 “两社三中心”怎么建?广州这个社区有“熟”招

“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全球金融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。近年来,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在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。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,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多模态交互、高级别逻辑推理能力,以及为金融行业赋能方面的潜力。”原银监会主席、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·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,要抓住数字技术革命的机遇,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。

华夏银行快速响应国家政策,以高效执行力和创新能力快速推动业务落地。政策出台后,总行立即组建专项工作小组,在一周内完成产品设计、制度发布和系统搭建,迅速推出符合政策要求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产品,在保持与监管部门密切沟通的基础上,确保新业务合规高效落地。同时,华夏银行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,提供包括股票回购增持贷款、并购融资、资金结算、财富管理、财务顾问、托管服务等在内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,切实解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。

20年了,80多岁的李叔终于能离开家门,出门晒晒太阳。

因中风瘫痪卧床多年,李叔日常生活全靠妻子王姨打理。但王姨身材瘦小,又有关节炎,需常做理疗,仅能维持家里的一日三餐,无力再带瘫痪的何叔出门。

作为退伍老兵,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,从未曾开口求助。于是,自己出门晒晒太阳,对李叔来说成了“奢侈品”。

去年,海珠区沙园街广船社区主动上门探访,得知了李叔家的困境后,立刻组织开展党员微心愿活动。为李叔募集到一个电动轮椅和可移动式斜坡。

在这两个“神器”的帮助下,李叔终于能走出一楼的家门,呼吸新鲜空气。

这样的故事在广船社区还有很多。

它们都关乎于“门”——从走进居民的那扇“家门”,叩开居民的“心门”,最后更多居民愿意走出“家门”,真正愿意融入到“两社三中心”的社区生活里,从一个个“我”成为“我们”。

“问题千千万,熟了就好办”。社区中的各种问题大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。但不同于传统乡土“熟人社会”,在“大家推开门,谁都不认识”的城市社区,如何打造治理共同体?

对此,沙园街正推进以“两社三中心”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区(小区)建设,推动以广船社区等社区进一步建成服务中心、邻里中心、活动中心,提升社区的社气、社品,抓好“一老一小”两个重点,让更多居民成为社区治理、美好生活的“海珠合伙人”。

社区焕新,“形”之有效

老厂宿舍与工业印记辉映,民心和匠心交融,广船社区曾是广州造船厂的一部分,见证了华南船舶工业的蓬勃发展。

但随着时代变迁,辖内老龄人口占比逐年提升,60岁以上占人口比例42.4%,社区基础设施也日渐老旧。

虽说上了“年纪”,但广船社区院落干净,绿地齐整,空中没有凌乱的架空线。

信步其间,很多人不由得暗暗惊讶:路边设置了很多座椅,老人家走累了,便可就近找到座椅休息。

黄发垂髫,怡然自乐,社区小公园更令人耳目一新。内部分区科学,前半部分被规划为老人小孩散步区,后半部分则设有11套健身器材、1张乒乓球桌供居民使用。

“没改造之前,这里休闲座椅有限,健身器材也不够。现在好了,我们又可以来这里休闲健身!”看到改造一新的小公园,一些正在公园锻炼身体的居民这样说。

小公园改造前后对比图

从小公园走出,就来到了沙园街广船社区“匠心园”党群服务中心。

“你好!有乜可以帮到您?”来此相聚的街坊们自动充当了“前台”,笑容满面地欢迎每个来此活动的居民。

匠心园是沙园街广船社区党建“主心骨”的有形载体,承载了服务居民、邻里聚会、举办活动的功能,是社区的服务中心、邻里中心、活动中心。

但一年半以前,这里还是广船国际集团的退休人员活动场地,破旧不堪。

“以前很破旧,也没什么人来。”社区工作人员林小姐说,在承接国企社会化管理的党员后,街道党工委与企业积极沟通,租用该场地进行升级改造。

在沙园街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下,社区主动听取党员志愿者收集的相关居民意见,由志愿者牵头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,建立直接有效沟通通道,以“群众需求导向”为核心,朝着“群众需要什么,党群服务中心就提供什么”的目标努力,努力构建党建引领新服务体系。

党建引领下,依托社区红色资源,重点突出服务群众和教育党员,匠心园布局科学、功能齐全,设有红帆学堂、沙园街道党校分教点、红色议事厅、匠心+书屋、书画室等多个功能区。

匠心园的改造重建,用的是“以人为本”这把标尺,按照居民需求量身定制,老旧小区焕发了新魅力,社区里的烟火气更足了。

打开中心的活动表,日程相当丰富,既有歌舞排练,又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培训,可谓是日日有活动,天天欢声笑语不断。

以前无人问津的活动场地成了炙手可热的“香饽饽”,居民争相来此预定场地。

“阿姨们有了一个更好环境可以去聊天,会主动请缨来当志愿者,还会帮我们收拾场地、搞好卫生。”社区工作人员林小姐发现,有了匠心园以后,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更高了。

人人都会老,家家都有小。

站在全生命周期两端,“一老”连着“夕阳”,承载岁月流芳;“一小”连着“朝阳”,孕育希望与梦想。老小的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。

自场地启用以来,广船社区就积极抓好“一老一小”两个重点。

凝聚老年群体“大智慧”。截至2024年8月,中心共开展了51场“党建+”智慧养老、社区共享及公益慈善的活动,服务2304人次,志愿服务395人次,接待来访社区党员、群众超过10000人次。

社区还依托市老年大学分校点资源,通过“送教上门”形式,提供人文历史、非遗文化、自救互救等课程,持续为辖内长者提供精神食粮,有效提升生活质量,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学。

找准孩子需求“小切口”。社区也依托阵地,积极开展书法班、亲子绘本阅读、职业体验等系列活动,覆盖800余人次青少年,吸引附近学生来匠心园内部图书阅览室看书学习。

近日,社区开展了“小手拉大手”长者探访活动,4对亲子志愿者走进了社区的长者家中,小朋友与老人家亲切交谈,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趣事。

匠心“船”承,文化有神

退休10多年了,社区的老党员梁绵洪有一个特别的笔记本。

“大楼加建电梯结余为5637元5角0分……”上面满满当当地记录了社区里一座居民楼加装电梯的历程。

作为老小区,广船社区楼宇基本为步梯房,老年人上楼极为不便。延续广船精神,船厂退休党员梁绵洪带头参与社区电梯加装,助力居民的“加梯梦”。

奔走在邻里巷间,多次协调、反复征询,沟通高低层疏解矛盾,针对楼栋的严重遮挡户,梁绵洪当面上门与其交谈,解决疑虑,说服其同意加装电梯。多方努力下,居民多年的“电梯梦”终于达成。

在广船社区,像这样为人津津乐道的好故事还有很多,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老党员也有很多。他们既是社区治理的“智库力量”,也是联动楼宇党支部“区域力量”,更是敢作敢为的“行动力量”。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沙园街道意识到,像梁绵洪这样的老党员,他们所代表的是广船社区的文化和精神内核,应该充分挖掘。

在沙园街引导下,广船社区深入挖掘根植于社区的文化基因,探寻广船独特的“社气和社品”。

退休老党员助力社区治理、焊花里飞溅出璀璨人生的广船工匠、退休后用志愿服务铸就大爱的琼姐……于是,从去年开始,广船社区开展“匠心‘船’承”专题系列宣传,挖掘广船人的故事,让居民理解广船社区品格,认同社区气质。

这样凝结于基层、锤炼于基层的“匠心‘船’承”,满溢着文化印记和力量,不仅用文化盘活起社区居民的力量,也将继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。

今年9月,“琼姐工作室”成立了。

该工作室由广船社区党委携手优秀党员、资深志愿者黄惠琼(琼姐)共同发起。

多年来,琼姐积极投身到不同的志愿服务当中,总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,是广州市第一批五星级志愿者,个人也曾荣获“广州市优秀志愿者”“海珠区素馨花纪念章”等荣誉,是广船社区“匠心‘船’承”专题系列宣传的主角之一,社区希望激发每一位志愿者的匠心情怀,共同绘制“三代同心、三色辉映”的志愿服务蓝图。

像这样的志愿者队伍成立后,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加入这样的志愿者组织、社会组织,投身基层治理工作,社区治理不再是单一主体唱“独角戏”,而是从单一主体转向多元协同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。

“广州第一条万吨巨轮、中国第一台离心机……这一切都是诞生于工业大道。”近日,黄惠琼就带领12对社区亲子家庭,沿着工业大道历史文化墙,开展了一场工业大道历史之旅。

这面历史文化墙,是沙园街道借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契机,进行了翻新重塑,让工业传奇重新焕新。

“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,对沙园街的历史和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”活动结束后,一名参与者说道。

一面墙,说大也不大。但在城市治理中,这种对细小处的在意和执着,化为了精细化管理的思维和手段,丰满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,为一片区域的稳定、有序的运行保驾护航。

如此,才有了“匠心精神”的延续,才有了更多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好故事。

形神兼备,守望相助

从小就生活在广船社区,社区这些年的变化,张姐看在眼里。

早些年,张姐受到了社区的帮助,她一直记在心里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她常常在社区当志愿者,帮助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。

“我们平常邻里之间聊天的时候,知道谁家里困难的,就会和其他党员志愿者一起去帮忙。”张姐说,来“匠心园”坐一坐,跟其他居民聊聊天,和从小一起长在广船社区的好姐妹一起当志愿者,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一次偶然机会,志愿者们了解到,因儿子常常出差,李姨经常要独居,无人帮忙买菜,于是李姨的邻居自告奋勇,常上门帮李姨买菜和洗衣服。

从加装电梯到互助买菜,在“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”的社区,与中国传统“贵和尚中、善解能容,厚德载物、和而不同”的品格相结合,最大限度消弭负面情绪,既化解矛盾,又打开心结。

广船社区居委会只有7个人,面对6000多人的社区,治理难度可想而知。但像这样,居民从游离态变成有序连接的组织体,产生情感联结,能够“与邻为善,以邻为伴”,这是创建熟人社区最关键的一步。

“两社三中心”,有形亦有神。

作为广州造船厂的一部分,广船社区见证了华南船舶工业的蓬勃发展,书写了无数建设者的光荣与梦想,是中国工业历史的见证与回眸。

对于老广而言,广船社区代表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,是相濡以沫的生活,是每天约三两好友到乐峰广场叹茶吹水、晚饭后去沙园广场散步的平淡日常。

如果说“匠心园”党群服务中心是“形”,那么社区的“精神内核”,则是用工业文化铸就的“匠心”。

党建引领下,沙园街努力建设熟人社区,希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将“党”和“群”有机结合起来,让社区群众的需求成为党群服务中心的追求,希望能把“三中心”的牌子挂到老百姓的心里去。

(注:文中李叔、王姨、张姐、李姨皆为化名。)

采写:南方+记者 吴雨伦

摄影:南方+记者 苏韵桦湖北股票配资



 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_在线炒股配资公司_专业配资炒股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